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學科創建于1949年,是我國第一個礦物加工工程本科專業。1981年和198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相繼批準本學科點碩士學科授予權和博士學位授予權lol电竞彩票。1991年本學科所在一級學科礦業工程獲準設立博士后流動站(200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后流動站)。2007年本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009成為國家第四批特色專業建設點,2011年順利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依托本學科建立了“遼寧省礦物加工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礦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沈陽市非金屬礦高效加工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現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遼寧省礦物材料與粉體技術研究中心2012年度被評為遼寧省創新團隊。
本學科現有教師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講師5人,高級工程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占總人數的80%以上lol电竞彩票,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名。博士生導師7人(其中校外兼職3人:孫傳堯院士、劉炯天院士、何發鈺研究員)lol电竞彩票。魏德洲教授為教育部礦業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學科已擁有一支治學嚴謹、富于創新、年齡和職稱結構合理的學術團隊。
目前本學科在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lol电竞彩票,建成了礦物加工分析檢測、綜合分選lol电竞彩票、資源微生物技術、非金屬礦深加工、過程模擬與控制lol电竞彩票、過程設計與柱分選等實驗室,形成了貧雜礦產資源選礦關鍵技術、礦產資源高效與生態化利用、礦物材料高效加工與利用lol电竞彩票、選礦過程模擬與自動控制等具有明顯特色的研究方向lol电竞彩票lol电竞彩票,在國內同類院校中處于領先地位。
近五年以來,本學科點完成或正在承擔國家“973”項目2項,“863”項目5項,國家計劃項目1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3項、青年基金5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省、市科技計劃和基金項目16項,年均科研經費超過1000萬元。獲省部級獎勵6項,獲國家專利16項,發表專著18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0余篇,研制的硫酸鈣晶須、納米碳酸鈣lol电竞彩票、脈沖振動磁場磁選柱lol电竞彩票、數字脈沖脫磁器、強磁輥等產品和設備已實現了產業化lol电竞彩票。
目前礦物工程研究所與美國lol电竞彩票lol电竞彩票、澳大利亞、加拿大lol电竞彩票、英國、日本、南非等國家的10余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每年以訪問講學lol电竞彩票、教師進修、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合作、召開國際會議等形式進行學術交流;另外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專業委員會粉體分會、遼寧省硅酸鹽協會非金屬礦專業委員會、工藝礦物學專業委員會均掛靠在研究所,并定期開展相關學術活動lol电竞彩票。